写小说,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见得简单。写得顺的时候一气呵成,写得卡的时候一个名字都想不出来。对新手来说,有没有合适的工具,真的差别很大。我写网文这些年踩过的坑不少,后来也逐渐接受了AI辅助写作这事——说真的,不少AI写小说软件,确实能帮上忙。

这次,我挑了我实际用过的5款工具,都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AI写作软件。每一款我都试过,而且是带着具体问题去用的,不是那种泛泛点评。我会结合功能亮点、适合人群,还有我用的提示词实测效果,说说它们的优缺点,帮你看看,哪一款才是真正适合你现在的阶段。


1. 笔灵AI:写小说不是玄学,它真能帮你理清思路

我最早接触笔灵AI,其实是因为我卡在一部仙侠文的大纲上,设定越写越乱,主线全靠“脑补”。后来在同行群里听说它有个叫【小说生成器】的功能,就试了一下。

功能亮点:

笔灵并不是那种聊天型AI,而是专门做小说创作的垂直AI写小说软件。它有几十种不同的生成器模块,比如小说大纲生成、剧情反转设定、小说金手指设定等等,都可以细化到你想要的风格。

后来我还顺手点开了它的【小说素材库】,没想到也意外好用。那几天我脑子干得像沙漠,正好卡在主角初遇的桥段,灵感一个都冒不出来。我就随手搜了“夜晚相遇+气氛紧张”,结果它给我一堆设定和对白片段,还有AI总结好的提示词,风格也挺贴合。

工具传送门:https://ibiling.cn/novel-workbench?from=csdnnovel0707

建议复制到电脑浏览器打开体验更佳!

我直接抄了一段调调合适的对话改改,写进稿子里毫无违和感。

对于新手来说,这功能就像一个现成的“创作素材小仓库”,卡文的时候随手翻一翻,能救命。

提示词实测:

输入提示词:

生成示例节选:

对于想走中短篇或者系统打磨大纲的作者来说,笔灵AI的组合功能非常实用。


2. ChatGPT:自由度高的“万能补全工具”

ChatGPT在我心中就是个“填坑神器”,特别是在你已经写了一半,突然卡在某一句对白、一个剧情转折点时,丢给它一个提示,它基本都能补回来。

功能亮点:

最大优势是自由度和语言风格适应能力强。你想要模仿晋江、番茄、起点哪种风格,它都能适配,生成速度也快。

缺点是你不写明白需求,它也容易跑题。

提示词实测:

输入提示词:

类型:都市甜宠;

设定:女主为心理咨询师,男主是游戏开发者;

要求:语言偏网络轻松风,生成一段第一人称恋爱视角独白。

生成示例节选:


3. DeepSeek:适合有一定基础的结构党选手

DeepSeek对我来说更像一个逻辑推演型写作助手,它不是专为小说打造的,但胜在理解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强

功能亮点:

你给出“设定+人设+冲突”,它就能从中推演出完整的事件链。特别是在写多线并行的剧情时,它能指出你没注意到的逻辑断点,还能建议合适的转场方式。

缺点是需要你前期喂得足够详细,否则输出结果偏空。

提示词实测:

输入提示词:

类型:现代刑侦;

主角设定:男主为卧底警察,女主是犯罪心理学家;

剧情设定:一起连环绑架案背后牵扯出女主父亲旧案;

要求:节奏快,有反转,语言偏纪实风。

生成示例节选:

“照片上,是一只普通的红色皮筋。不是新的,边缘有些磨损,颜色也有些褪色,像是被使用过一段时间。”

这段是AI自动衔接“旧案线”的线索伏笔。文风干净有力,很有“破案类网剧”的质感。

适合有写作经验、需要结构合理和逻辑缜密的创作者。


4. 豆包:人物互动灵感好助手

说真的,我对豆包的第一印象是“适合写日常对话”,结果实际用了才发现它在角色关系推演方面非常强。

功能亮点:

你把几个角色的性格设定告诉它,它不仅能“记住”这些人,还会自动帮你构建他们的互动场景,甚至给出冲突点建议。

特别适合写群像、恋综、修罗场类型小说。

提示词实测:

输入提示词:

四人关系:A是高冷摄影师,B是活泼助理,C是男主前女友,D是暗恋A的邻居;

设定:共享公寓+微喜剧风;

要求生成3段互动场景,体现人物性格冲突与转折。

生成示例节选:

整体内容既有反差也有张力,很有影视感。

对于写互动感强+人物多的小说来说,豆包真的有点像个“编剧合伙人”。


5. Kimi:信息密度控的最爱

Kimi是我最近才开始用的AI写作工具,一开始觉得它太“话多”,后来发现这是它的优势——内容密度超高,适合写科幻、设定流这类对“细节感”要求很高的小说。

功能亮点:

它可以一条指令生成上千字,细节描写极其丰富,比如世界观背景、科技设定、人物心理等方面都能给得很细。

不过要注意,它生成速度比较慢,而且没办法像笔灵那样定制具体大纲,只适合“一次写长段落”的作者使用。

提示词实测:

输入提示词:

类型:末日科幻;主角设定:拥有仿生左臂的前特工;

世界观:核战后仅存浮空都市;

要求:世界设定细节+主角背景介绍+开头一章正文。

生成示例节选:

细节非常饱满,感觉直接能拿去当影视文学底稿。

推荐给重世界观、爱硬核设定的作者使用。


适用建议总结


写在最后

写小说从来都不是靠灵感堆出来的,而是结构+习惯+工具的综合产物。如果你还在为“怎么写小说”发愁,可以尝试先从这些AI工具入手试试水,尤其是像笔灵AI这种专门做写小说的写小说软件。

现在我基本是混用的:大纲靠笔灵,情节转场丢给DeepSeek,角色互动靠豆包,偶尔写段落就找ChatGPT补几句,要大段设定就开Kimi。

选个适合自己的AI工具,用它推你一把,哪怕只是一段对白、一个设定,可能就把你从那一页“空白文档”里拉出来了。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