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以为这辈子都写不完一部小说。
脑子里明明装满故事:人物在争吵,剧情在翻涌,连场景的色调都清晰得像刚调好的油画颜料。可一坐到电脑前,光标那点闪烁的白光就能把我钉在椅子上,半小时憋不出两行字。最绝望的是——我清楚地知道要写什么,却死活找不到落笔的入口

这种状态持续了整整三个月。直到朋友甩给我一个链接:“试试这个,至少先把草稿堆出来。”

现在回看,那是我第一次用AI辅助写作。如今我已经能稳定月更十万字,甚至签约了平台征文。今天就把真正帮到我的5个工具拆开揉碎讲给你听,重点是怎么用、何时用、效果如何。全是真金白银试出来的经验,或许能帮你少走点弯路。


一、DeepSeek:搭骨架的一把好手

推荐场景
✅ 急需把零散灵感变成故事框架
❌ 追求细腻文风的心理描写

第一次接触这类工具时,我带着七分怀疑。但DeepSeek用结果说服了我——它生成的仙侠对决片段虽然文风偏平实,但节奏把控精准,悬念铺设干脆。尤其当我对新故事只有模糊概念时,输入简单提示:

“生成男主初入修仙门派时与掌门对峙的情节,要求冲突激烈、埋设伏笔”

十分钟后我就拿到了逻辑通顺的草稿。它像台高速编织机,把杂乱的线头迅速编成绳结。现在我仍用它打初稿,尤其卡在章节衔接处时,能快速突破“空白文档恐惧症”。

工具传送门:DeepSeek | 深度求索


二、ChatGPT:需要调教的万能手

推荐场景
✅ 补充对话/喜剧桥段等细节
❌ 完全不懂故事结构

这个工具像间杂货铺——东西多,但得自己翻找。我主要让它写两类内容:一是人物对白,比如恋爱喜剧的误会场景;二是拆解逻辑漏洞,把自写大纲丢给它,常能发现我没注意到的矛盾。

但要注意!它的输出像未打磨的毛坯。有次我输入“霸总晚宴冲突”,它给了一段总裁摔红酒的狗血剧情,台词浮夸得像午夜档肥皂剧。后来我学会加限制词:“避免夸张台词,侧重微表情描写”,效果立刻提升。

提示词示例:

“写男女主因身份误会引发的争吵,对话带黑色幽默,避免肢体冲突”


三、笔灵:最懂网文节奏的搭档

推荐场景
✅ 需要从零构建完整故事线
❌ 追求极度冷门小众风格

这是唯一让我觉得“有创作陪伴感”的工具。它不像机械生成文本,而像懂网文套路的合作者。我通常打开它的小说大纲生成器,填好人设和核心梗概,点击生成后能得到分章剧情+开头样章。

最惊艳的是它对“情绪流”的把握。有次输入“重生复仇题材”,它给的片段里女主抚摸旧伤疤时,镜头突然切到仇人酒杯里的倒影——这种镜头语言般的切换,比我自己硬憋的流畅得多。

工具传送门:https://ibiling.cn/novel-editor?from=csdneditorgx711
(建议电脑端使用体验更佳)


四、Kimi:细节控的打磨利器

推荐场景
✅ 需要氛围感浓厚的场景描写
❌ 赶时间的日更万字选手

如果你写过宴会/葬礼/决战前夜这类“重情绪戏”,肯定懂我在说什么——环境光影、人物小动作、背景音效…每个细节都影响代入感。Kimi在这方面堪称“细节魔鬼”,但代价是速度慢。

我曾为民国戏的舞会转场卡了三天,交给Kimi后输入:

“生成女主被迫参加政治联姻晚宴的描写,用环境反衬窒息感”

它花了20分钟,但交出的文本里连水晶灯折射在香槟杯上的光斑都带着隐喻。适合当“第二遍打磨”时的参考镜。


五、Claude:长篇世界的架构师

推荐场景
✅ 多线叙事或复杂世界观构建
❌ 即兴发挥的碎片化创作

当我开始写那部悬疑长篇时,角色关系图铺满了整面墙。后来把设定丢给Claude:“男主前世是杀手,今生高中生,卷入黑暗组织斗争”,它竟梳理出清晰的三幕式大纲,连反派动机转折点都标好了位置。

对需要完整小说大纲的作者,它能将混沌的灵感抽成丝线。最近我还发现个用法:把经典小说的章节输入,让它反向拆解小说大纲模板,比人工分析快三倍。


关键心得:工具是渡河的船

有读者问我:“用这些写小说的软件算作弊吗?”
我的答案很直接:当你在电脑前枯坐三小时只写出两行字时,纠结“是否纯粹”毫无意义。写小说软件生成器真正的价值,是帮我们跨过“从脑到笔”的致命断层。

还记得开头说的“月更十万字”吗?其实只有六成直接出自AI,剩余全是基于草稿的重写。但如果没有那六成的地基,我可能还在和空白文档互相折磨。

如果你总卡在开头,不妨挑个工具试三天。写小说从来不是灵感游戏,而是把脑内风暴固化成文字的手艺。而手艺活,本就可以借助趁手的工具。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