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盛行,网文作家如何自救?我的亲身经历分享
AI冲击网文创作:压力与机遇并存 AI写作对网文作家造成双重压力:速度快、模仿强,威胁套路化创作和新人生存空间。但AI作品缺乏"人味儿",尚不能真正替代创作。作者建议将AI作为工具提升效率,推荐文心一言、笔灵AI等专业工具辅助创作,实现日更3本6k+的产出。关键在于利用AI节省时间,专注人物塑造和故事创新,发展独特的创作风格。面对AI挑战,网文作家需要突破套路,提升核心创作能力
「看了AI写的内容,网文作家会感到压力吗?」
压力确实有,而且不小。
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AI写套路化的东西太快了,拼更新量、堆字数,人很难比得过,这对靠这个吃饭的作者冲击很大;
二是它模仿爆款的能力很强,让那些缺乏新意的作品更容易被替代,新人出头也更难了。
看到它几秒钟吐出我可能要想半天的情节,说不焦虑是假的。
但冷静想想,这事儿也没那么绝望。
AI目前写的东西,还是缺少人味儿。
说白了,它能当个厉害的「写手」,但离真正的「创作」还远。
所以我的态度是:别怕它,用它。
把它当个高级工具,省下力气去琢磨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怎么把人物写活、把故事写出新意、让文字带上我自己的烙印。
大大小小热门冷门的AI我差不多都用过了,踩了不少坑,也得到不少经验。
不说拿到了多牛的成果,至少在我有正职的情况下,借助AI已经能做到日更3本6k+了。
给大家推荐几个我个人常用的AI工具:
1、文心一言
工具传送门:https://yiyan.baidu.com/
基本功扎实,语法、用词规范,很少出低级语病,写出来的东西挺像那么回事。
自带素材搜索和匹配,让它引用点诗词典故、描写个古风场景,文化味儿够足,能省你查资料的功夫。
丢给它一个想法,它也能给你弄出个有头有尾、段落分明的小说大纲模板,对完全没头绪的新手也有帮助。
2、笔灵AI
工具传送门:https://ibiling.cn/novel-editor?from=csdneditor711
(复制到浏览器打开体验更佳)
国内团队做的,专门针对中文网文创作场景优化的工具。
功能设计非常贴合网文作者的实际工作流,比如小说素材库、编辑大纲、100+生成器、一键写全篇等等。
专治卡文和没灵感,生成的正文在网文感上也优于多数通用模型。
我自封它是AI写网文界妥妥的潜力股。
最近打算再开几本新书,所以笔灵的【一键写全篇】功能用得最多。
我一般都是用它给的模板,填写自己的初步构思,生成总纲、细纲和初稿,自己修改后拿去投稿,快速测试风向。
用这个方法测试了三个类型题材,下面这个是其中生成的一本,当案例给大家看下。
结构推进快、冲突开场直接、场景转换利落,描写动作和语言用词都很细节,具有典型网文节奏和“爽点”。
3、豆包
工具传送门:https://www.doubao.com/chat/
豆包对话感贼强,反应快,不端架子。
你写烦了找它吐个槽,它能接梗,解压效果一流(对,写小说也需要心理按摩。)
出活快不卡壳, 让它随便编个追妻火葬场小片段或者想个系统流金手指名字,几秒钟就给你一版。
4、DeepSeek-R1
工具传送门:https://chat.deepseek.com/
这个就不用多介绍了吧,国产大模型里的佼佼者,知识广、中文语义理解深、上下文记忆长,啥都能聊、啥活都能接点。
优点是生成的文字比较符合中文阅读习惯,很少出现翻译腔或奇怪的语序,读着舒服。
可以通过提示词引导不同风格,文风可塑性强,质量稳定。
话又说回来,还是这压力逼着我进步。
不能再满足于写套路、堆字数了,得逼自己往深里挖,写出只有我能写的东西。
该学新工具就学,该转型就琢磨转型。
与其担心被取代,不如想想怎么利用它,让自己变得更强。
人总得有点机器搞不定的本事,对吧?
不管是哪行的饭,都得靠真本事吃下去。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