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盛行,网文作家如何自救?我的亲身破局之路
摘要:面对AI写作工具的冲击,作者经历焦虑后找到平衡点——将AI作为辅助工具而非替代品。推荐4款实用工具:豆包辅助构思、文心一言生成考据细节、笔灵AI构建网文框架、DeepSeek-R1完善世界观。关键突破在于:用AI处理基础环节,专注人物塑造与反套路创新,如为模板角色添加背景故事,改造老套剧情。建议创作者善用工具提高效率,同时建立个人素材库,在AI时代保持独特创作性——机器擅长模仿套路,而人类赋
朋友问我:“看到AI生成的小说,你会慌吗?”
说实话,慌过。那种感觉如芒在背——当我还在构思转折点时,AI已经批量生成十章套路剧情。特别是写小说软件越来越智能,新人靠堆字数突围的路基本被堵死了。
但熬过最初焦虑期,我悟出关键:AI替代不了真正会创作的人。它能模仿爆款结构,却写不出让人心头颤动的眼神描写;能生成华丽词藻,但嵌不进伏笔千里的草蛇灰线。我的自救法则很简单:把AI当笔,握笔的手必须是自己。
过去半年我测试了十几款工具,这4个成为日常创作的“铁三角”:
1、豆包
卡文时的首选搭档。比如需要给修仙主角起个带典故的武器名,输入“上古神兵+水属性”,三秒弹出“沧溟碎玉戟”“洛川镇海簪”等选项。最欣赏它对话的自然感,有次我写暴躁师尊人设卡壳,和它吐槽“这老头怎么骂人才不失逼格”,反手就收到十几条毒舌台词,比翻素材库快得多。
2、文心一言
写古风小说离不开它。上周需要描写唐代女子及笄礼,输入关键词后直接生成服饰流程、赞礼词甚至青铜礼器纹样考据。
对新手如何开始写小说特别友好的是大纲功能:输入“穿越+医妃+宅斗”的核心梗,立刻得到分卷分章的故事骨架,连冲突爆点位置都标得清清楚楚。
3、笔灵AI
这是目前最贴合网文创作场景的工具。最近开新书就用它的一键写全篇功能:先选择“战神归来”模板,填入“主角被妻子家族陷害入狱”的核心设定,系统自动生成从“龙困浅滩”到“王者归来”的完整小说大纲,甚至细化到每章打脸节奏。生成正文时网文感很足——开篇就是雨夜刑场夺命闪回,主角断指时血珠溅到仇人鞋面的特写镜头张力拉满。
工具传送门:https://ibiling.cn/novel-editor?from=csdneditorgx711
(建议复制链接到电脑浏览器体验更佳)
4、DeepSeek-R1
当我需要突破舒适区时必找它。想尝试赛博朋克题材但担心世界观漏洞,把设定文档丢过去,立刻收到科技树搭建建议:“义眼价格分级可参照现实医疗体系,底层用二手翻修件会漏蓝光”。最惊艳的是它能记住前文细节,某次修改十三章时发现伏笔矛盾,它直接定位到第五章的玉佩描写需要调整。
工具之外,更重要的是认知升级
AI倒逼我突破两大瓶颈:
1、人物灵魂注入:不再满足用小说人物名字生成器起名,而是给每个角色写小传。当AI生成“冷峻霸总”模板时,我会添加“童年被锁阁楼导致幽闭恐惧”的设定,让行为逻辑自洽。
2、反套路设计:有次收到AI生成的“退婚流”开篇,我把“莫欺少年穷”改成女主亲手伪造退婚书逼男主逃亡——这个反转让编辑当场签下连载。
现在我的工作流很清晰:用AI完成小说大纲模板搭建、场景速写等基础环节,省下时间打磨人物弧光和核心梗创新。最近测试出个小技巧:把AI生成的初稿读给家里老人听,当她说“这里和我当年经历不一样”时,就是需要注入真实感的信号。
给同行者的真心话
如果你正面临AI冲击:
别抗拒工具:用写小说软件处理机械劳动,就像画家用预制颜料
死磕独特性:我有本扑街文因主角“靠种蘑菇复仇”的设定被读者记住
建立素材库:把AI生成的宫廷礼仪/武器图谱等分类存档,比现查更快
工具永远在迭代,但好故事的内核不变。当编辑夸我新书“有AI没有的血气”时,我知道自己赌对了:机器能模仿套路,而人类负责让套路重生。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