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同学愁得睡不着觉。为啥?论文查重过了,AIGC检测又卡住了!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个事儿。

先说说啥叫AIGC检测。简单讲就是看你的论文有多少内容是AI写的。现在高校都用专业软件查这个,像知网、维普这些平台,算法一个比一个精。

检测平台

先帮大家排个雷。这几个检测平台我都试过:

知网检测2块钱一千字,贵是贵了点,但学校都认这个报告。不过它有个bug——遇到跨章节的内容就容易漏查。

维普更狠,20块全篇查。他们家用的是动态阈值算法,连代码都能查。但有个问题,要是论文里有AI生成的图表,它就歇菜了。

要说最划算的还是MasterAlgc。不用注册就能查,关键是不留记录。我毕业论文初稿就是用它查的,免费额度刚好够用。不过要注意,学校不认这个报告,只能自己参考用。

重点来了!怎么把AI味去掉?

这六个技巧亲测有效

第一招:别老用"和"字。

AI最爱用这个字串句子,咱们可以换成"并且""再加上"。举个实例,原句"分析数据和总结结论",改成"既要解析数据,还得归纳结论",马上就不一样了。

第二招:少用"首先其次"

试试用"头一个要注意的是""再者说"这种说法。上次改小王的论文,把"首先我们采集样本"改成"第一步得把样本收齐",查重率直接降了3%。

第三招:重复词不能超7%

这个要划重点!比如"方法"这个词,可以换成"路子""招数"。我有个绝招——把名词变动词。像"数据分析"改成"盘数据",既生动又专业。

第四招:短句变长句

不是说越长越好,得加连接词。比如原句"模型有效。提升精度。"可以改成"这个模型确实管用,特别是对提升计算精度帮助很大"。

第五招:少说"综上所述"

AI特爱用总结词,咱们换个说法。比如用"这么看来""照这么说"过渡,比干巴巴的总结句自然多了。

第六招:终极神器

笔灵AI的降重功能真是救命稻草。

三步搞定:上传论文→选降AI模式→下载报告。他们刚升级了2.13版,专门对付知网的新算法。关键是价格良心,比反复查重划算多了。

最后说点大实话。写论文不能全靠AI,关键环节还得自己琢磨。像理论推导、结论部分,最好亲自动手。至于查文献、整理数据这些杂活,放心交给AI工具就行。

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吧?要是时间紧任务重,直接上笔灵AI(直达链接:https://ibiling.cn/paper-pass?from=csdnai)。记住,AI是帮手不是替身,用好工具才能事半功倍!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