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大地震!2月13日知网AI检测系统悄悄升级,直接让学术圈“炸裂”!不少大学生叫苦连天!“一边是无敌的DeepSeek,一边是疯狂打压的AIGC率!” 

有同学晒出检测报告:纯手写的致谢部分也被标黄,参考文献被判定为“疑似AI生成”,更离谱的是,全文AI率直接飙到99%! 

评论区belike: 

“我一个字一个字敲的,你说我是AI?” 

“知网,你是懂‘学术打假’的!” 

“降AI升级前我AI率还是10%,升级之后变成60%!知网你别太离谱了!” 

AI味≠AI生成,标准到底在哪?

知网的检测逻辑一直是个谜:同一篇论文,分段检测和全文检测的结果天差地别;不同平台(维普、PaperPass)的AI率也相差悬殊。核心矛盾在于——“AI味”和“AI生成”完全是两码事! 

我们熟悉的AI味特征比如一些机械化逻辑词(首先、其次)、过于工整的结构和过度的学术化表达。所以我们只要去掉“AI味”,就能绕过算法误判! 

猜测成立,直接开始实践!以下是我给大家总结的一些手动降AI的方法。 

手动降AI攻略:5招让你的论文“返璞归真”

1、删除AI味过重的逻辑词:

原句:“首先,本文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其次,数据表明结论成立。” 

修改:“实验部分初步验证了研究假设,而后续数据分析进一步支撑了核心结论。” 

2、加入口语化转折:

比如“有趣的是”“值得注意的是”,或插入真实实验细节:“某次操作中,因温度失控导致数据异常……” 

3、避免过于工整的总-分-总结构:

穿插长短段落,用真实案例打断逻辑链条。 

4、专业词汇口语化表达:

将“机器学习”改为“基于数据训练的算法模型”,用“人话”替代标准术语。 

5、添加细节增强真实性:

添加具体时间、设备型号(如“2023年5月,使用Python 3.8+TensorFlow 2.6”),瞬间提升真实感! 

手动改太麻烦?实测这款降重神器,AI率直降70%!

如果手动修改太费时,不妨试试工具辅助!实测多款软件后,我觉得笔灵降AI效果是最惊艳我的,笔灵用下来一些优点如下: 

智能识别AI特征:自动优化“首先”“其次”等逻辑词。 

学术性保留:改写后不丢专业度,查重率从80%→5%! 

学生专属版:针对毕业论文设计,一键生成“人工味”表达。

用笔灵AI降痕前: 

用笔灵AI降痕后: 

笔灵官网链接:ai论文降重查重 | AI痕迹检测去除 | AIGC查重网站 | 笔灵AI助手 

可以看到降痕后的语句比较口语化,读起来也比较符合人的阅读习惯和思考逻辑,实测用笔灵AI降AI率包行的! 

知网检测再离谱,也挡不住毕业季的“求生欲”! 

面对知网的AI围剿,大学生们直呼:“改的不是论文,是算法的审美!”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