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epSeek火了,但你的论文可能正在“埋雷“
最近我刷朋友圈发现呀,10个研究生里有8个在转DeepSeek的代码神器,剩下2个在用它肝论文——输入关键词,5分钟生成文献综述;我隔壁实验室的博士师兄,靠DeepSeek一晚上“写完”开题报告,结果我听说第二天,他的导师当场就拍了桌:“你这参考文献里30%的期刊根本不存在!我一看,哇塞,用DeepSeek居然能流畅成这样,再也不会搞半天还“服务器繁忙,请重试”,而且生成的内容也是浓浓的DeepS
一、你的论文是“真肝”还是“AI造”?
最近我刷朋友圈发现呀,10个研究生里有8个在转DeepSeek的代码神器,剩下2个在用它肝论文——输入关键词,5分钟生成文献综述;复制实验数据,自动分析结论。是不是听起来像开挂?先不要高兴哦~你可能不知道,学术圈正在悄悄拉响警报。
我隔壁实验室的博士师兄,靠DeepSeek一晚上“写完”开题报告,结果我听说第二天,他的导师当场就拍了桌:“你这参考文献里30%的期刊根本不存在!”给我学长吓得屁股尿流呢! 你以为的“效率神器”,搞不好是学术不端的加速器哦~
二、ai生成的论文,为什么成了“定时炸弹”?
我悄悄滴悄悄滴告诉大家,AI写论文的坑,其实比你想象的更隐蔽(小声):
1. "拼接大师"翻车现场:看着写得人模狗样的,结果是把全网论文咔咔剪碎了用502粘起来的!查重率直接原地爆炸,比窜天猴升得还快!
2. 参考文献现编现卖:AI现场给你表演一个"无中生有",连《Nature》都能拼成《Nuture》!就问你敢不敢用?反正我是不敢!
3. 数据对不上号:实验数据说东AI分析往西,你问它为啥?人家直接装死!毕竟代码又不会脸红是吧?(懂的都懂)
更更更可怕的是,学术界已经开始“秋后算账”喽:
-
《Science》明文规定“用AI必须报备”,国内核心期刊直接上马AI检测系统;
-
某985高校研究生用AI写论文,毕业两年后被查出AI率超标,学位证当场被撤。
你以为省了三天熬夜,实则在简历里埋了颗核弹级地雷!哎呀,现在我猜你们肯定跟我想的一样:那到底要咋办嘛!
三、别慌!AI工具用对了照样是学霸外挂
难道要彻底抛弃DeepSeek?作为科研狗的我第一个不同意! 其实真正的大佬早就摸清了安全使用手册:
-
文献排雷王:丢给它500篇论文,咔咔自动标重点,专治"看了等于没看";
-
数据快译通:实验数据一坨乱码?3秒给你整成柱状图折线图(但结论得自己编啊!);
-
标题急救侠:卡文时让它爆肝20个论文标题,挑个最唬人的自己魔改。
但问题来了—— 怎么确保自己用的不是“黑车”?
-
贴吧流传的"DeepSeek秘籍",点开全是"充值VIP解锁隐藏功能"的套路;
-
自己捣鼓破解版?小心查重时导师当场表演川剧变脸……
四、笔灵AI和DeepSeek强强联合
如果你既想蹭AI的便利,又怕被学术不端“误伤”,这事儿我也琢磨了好久好久,不过听说笔灵AI最新上线了DeepSeek,专治各种“AI写作后遗症”!
链接直达:https://ibiling.cn/chat?from=csdndeepseek01(复制到电脑浏览器访问)
这个笔灵我倒是用了好久了,不知道加上DeepSeek一起用会怎么样呢?我火速去使用了一下这个板块
我给予了提示词:作为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请生成一份论文框架,包含研究背景、创新点、技术路线,参考文献要求近3年顶会论文。
DeepSeek输出:
我一看,哇塞,用DeepSeek居然能流畅成这样,再也不会搞半天还“服务器繁忙,请重试”,而且生成的内容也是浓浓的DeepSeek味,不愧是我最爱用的笔灵,行动力max啊。
而且笔灵AI还有降重、降aigc痕迹板块,可以很好的弥补AI生成太过AI味这个问题。
五、AI不是学术的敌人,但工具需要底线
我觉得,DeepSeek的爆火证明了一件事:拒绝AI的学者迟早被卷飞,滥用AI的傻子马上被锤爆。
真正的聪明人早就悟了——
-
别让AI替你思考,但可以让它帮你减负;
-
别迷信“一键生成”,但要学会“安全驾驶”。
毕竟—— “靠AI水论文的人正在退学,用AI搞科研的人已经在发顶刊。”
最后,给大家发送一波福利:熬夜整理的 DeepSeek知识库内容,领取方式如下: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资料包”,立即领取限前1000名,手慢无!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