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提高码字速度

写网文,字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据。虽然不能说字数就是王道,至少一般来说,量大管饱,每天有固定的字数更新,其意义不言而喻。

经常会在论坛和群里面看到很多人讨论怎么提高码字速度?码字速度似乎是成为网文作家的一个痛点,下面就这个问题提几点方法论,希望能起点作用。

1.写作资料提前备齐,码字前对要写的内容了然于胸

试想,你对你今天要写什么,这些内容写多少,该怎么写,该用到什么,都没有了然在胸,一边写一边想,速度慢是必然的,如果还碰上卡文,那就根本没有速度可言了,大量的时间被浪费掉,还折磨身心。

建议在码字前,利用一些充足的空档,提前想好,我今天要码多少字,这些字数的内容讲些什么内容(怎么控制?怎么发展?),灵感部分用笔或者手机记录下来;提前整合好要用到的专业性内容。等到这一切准备就绪,再进入码字状态。

码字进入了一个小时后,你的手指是不会根据你的大脑来打字的,这时候的码字已经就是平时的阅读积累,写作经验,说玄一些是不自觉的在写,可能写完了,你发现自己竟然写这么多了。所以切记不要一边写一边想,还一边找资料,有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2.划分一个专属的码字时间,且在这个时间段充分专注

这个专属的时间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但必须是保证这个时间段是充足且没有干扰的。就跟阅读一样,很多喜欢读书的人都会挑一个适合阅读的时间,让自己充分投入,这样才能保证阅读的效率与质量,码字也是一个道理。

当你全身心投入的时候,不管做什么都是快的,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在现代社会,注意力是件很宝贵的资源,如果对网络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就断网写作;有时候灵感稍纵即逝(所以选择随时记录灵感是个好习惯),写作的时候被打扰,思路很容易断,断了之后又要花时间回忆,时间就被浪费了。

3.合理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这个合理其实是因人而异的,毕竟日夜颠倒的码字工不在少数,你感觉自己睡够了就好了。因为没有睡眠保证,精力无法集中,也就无法进入到深度创作的状态,这样你就很容易被身边任何一点异动所影响。疲劳带来思维力的下降,导致你越写越不在状态,越写越不满意,最后整个人因此变得非常暴躁。

长此以往,因为写的东西越来越烂,你会对自己渐渐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一气之下弃文、太监...

4.关于速度的误区:真正的快追求的是平均速度

很多人追求速度,都有个误区,认为某段时间速度变得超快,然后就是自己的码字速度提升了。对此只想说一句,图样图森破。

举例来说,你在某一天爆发写了十万字,某个时段,但是平时也就是2K,那还是菜鸟啊!关键是,这本书从开始到完本,平均速度是多少——在这个平均值上来慢慢提升。真正的速度,是每天平均能达到一定量的字数,你能保证每天都爆发不?

有心的话,可以每个月总结一次,取平均数,看看自己的码字速度到底有没有提升。

二、如何冲新书榜

对于新人来说,冲新书榜是相当重要的一步,当然,也包括新人榜。这两个榜只是区分了第一次传书的“处女号”和已经传过作品的老号,其他地方没有任何区别,以下就以新书榜统称了。

  要冲榜,就要先搞清楚规则。首先是上面说过的两条基本规则,单章字数超过两千,更新间隔超过六小时。然后,新书榜的上榜限制是入库时间在一个月以内,公众版字数在五万到十五万之间,同时三天内有公众版更新的作品。而新书榜的积分计算则是当周的推荐票数乘以二十,加上当周的点击数,再加上总收藏数的五分之一。

  根据这些规则,我们就能制订冲榜计划了。首先,新书榜期限只有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每一天都是宝贵的,所以,上传作品时一定要慎重。如果不想冲榜也就罢了,想要冲榜的话,就必须在入库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入库审核通过后立即开始上传作品,不浪费每一天。同时,为了之后的冲榜大计,拥有一定数量的存稿是必要的。存稿的多少可以视作者的写作速度而定,一般说来最好能有七八万字的存稿,而且是多多益善。此外,如果是确定能够签约的老作者,那么甚至可以算准了上架日期,择日申请入库。

  除了入库的时间,作品入库时填写的各项资料也是很关键的,比如作品的类型、书名、简介、关键词等等,这些将构成作品的外包装。关于这些,将在下文详加叙述。

  第三个值得注意的,是更新速度问题。关于更新速度,可以参考上文所说的更新技巧,大致说来就是保持一天三更的速度。只是,在两个时期,这个速度可以有所改变。

  首先是刚入库的几天。这时候,可以不考虑六小时更新间隔的问题,多传几次,多传几章。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新书字数太少时根本留不住读者,甚至会有反效果;二是新书榜五万字才能上榜;第三,则涉及到一个小秘密了,那就是起点编辑的工作模式。当新书字数达到三万字时,就会出现在相应编辑小组的后台,这时,会有三位编辑进行交叉审核。如果他们觉得作品质量好,这时候就会找作者签约,而一旦签约成功,编辑就能安排各种推荐,这对新书冲榜的好处是无可估量的。如果书质量还马虎的话,即使编辑暂时没决定签约,也会在之后保持关注的。

  因此早点达到三万字字数,早些让编辑看到,是一种比较明智的做法。有一些喜欢耍小聪明但又不清楚起点工作模式的作者,会在入库后传上大量与正文无关的资料充字数。当编辑审到该书时,看到的会是一堆资料加上几千字的正文,这个后果是除非作品开头的几千字显示了极强的吸引力,否则这本书将被编辑直接无视,扔进放弃一栏内。另外,起点编辑也有正常的作息时间,大部分编辑周末是不审书的,因此新书入库后,最好能控制字数达到三万的时间在上半周,尽量提高编辑的关注度。

  另一个需要改变更新速度的时期,是已经冲上新书榜,并且位置比较稳固,距离上下名次都有较大差距的时候。在这个时期,更新的多少已经不能改变新书榜位置的变化了,所以,除非这时候是在强推或者在别的比较强的推荐上,否则的话不需要更新太多。

  其实,另外还有两种情况下是不需要疯狂更新的,那就是冲榜确定无望或者签约已经成功的情况。如果冲榜已经没有希望,那么更新再多也是浪费,还不如稳步前进,正常稳定地更新,扎实地吸引读者。而如果是已经签约成功,那么编辑会安排各种推荐,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多一个新书榜少一个新书榜,差别不是那么大的。虽说上榜后肯定能增加人气,但这人气也有饱和的时候,如果注意观察强推数据,就会发现往往是那些没上过新书榜的作品,上强推后的数据增长更可观,而那些始终稳定在新书榜前列的,强推表现反而没有预期中那么好。总体来说,能多上个新书榜,毕竟还是好的,但如果签约作品以疯狂更新,牺牲大量字数为代价去冲榜则并不值得,毕竟,每个字都是钱啊。

  对了,再补充一下,还有一种情况也是需要放慢速度的,那就是公众字数快超过十五万字,就要从榜上出来的时候。在这一时期,如果更新太快,就会很快从榜上消失,如稍微放慢点更新速度,哪怕因此在榜上的位置略有下滑,但延长了上榜时间,总体来说还是值得的。

  最后总结一下,选择合适的时机入库,以合适的速度进行更新,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更新速度,同时,注意作品的包装和广告,如果做到了这几点,只要作品不是太差,冲榜还是很有希望的。

对于新人来说,冲新书榜是相当重要的一步,当然,也包括新人榜。这两个榜只是区分了第一次传书的“处女号”和已经传过作品的老号,其他地方没有任何区别,以下就以新书榜统称了。

  要冲榜,就要先搞清楚规则。首先是上面说过的两条基本规则,单章字数超过两千,更新间隔超过六小时。然后,新书榜的上榜限制是入库时间在一个月以内,公众版字数在五万到十五万之间,同时三天内有公众版更新的作品。而新书榜的积分计算则是当周的推荐票数乘以二十,加上当周的点击数,再加上总收藏数的五分之一。

  根据这些规则,我们就能制订冲榜计划了。首先,新书榜期限只有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每一天都是宝贵的,所以,上传作品时一定要慎重。如果不想冲榜也就罢了,想要冲榜的话,就必须在入库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入库审核通过后立即开始上传作品,不浪费每一天。同时,为了之后的冲榜大计,拥有一定数量的存稿是必要的。存稿的多少可以视作者的写作速度而定,一般说来最好能有七八万字的存稿,而且是多多益善。此外,如果是确定能够签约的老作者,那么甚至可以算准了上架日期,择日申请入库。

  除了入库的时间,作品入库时填写的各项资料也是很关键的,比如作品的类型、书名、简介、关键词等等,这些将构成作品的外包装。关于这些,将在下文详加叙述。

  第三个值得注意的,是更新速度问题。关于更新速度,可以参考上文所说的更新技巧,大致说来就是保持一天三更的速度。只是,在两个时期,这个速度可以有所改变。

  首先是刚入库的几天。这时候,可以不考虑六小时更新间隔的问题,多传几次,多传几章。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新书字数太少时根本留不住读者,甚至会有反效果;二是新书榜五万字才能上榜;第三,则涉及到一个小秘密了,那就是起点编辑的工作模式。当新书字数达到三万字时,就会出现在相应编辑小组的后台,这时,会有三位编辑进行交叉审核。如果他们觉得作品质量好,这时候就会找作者签约,而一旦签约成功,编辑就能安排各种推荐,这对新书冲榜的好处是无可估量的。如果书质量还马虎的话,即使编辑暂时没决定签约,也会在之后保持关注的。

  因此早点达到三万字字数,早些让编辑看到,是一种比较明智的做法。有一些喜欢耍小聪明但又不清楚起点工作模式的作者,会在入库后传上大量与正文无关的资料充字数。当编辑审到该书时,看到的会是一堆资料加上几千字的正文,这个后果是除非作品开头的几千字显示了极强的吸引力,否则这本书将被编辑直接无视,扔进放弃一栏内。另外,起点编辑也有正常的作息时间,大部分编辑周末是不审书的,因此新书入库后,最好能控制字数达到三万的时间在上半周,尽量提高编辑的关注度。

  另一个需要改变更新速度的时期,是已经冲上新书榜,并且位置比较稳固,距离上下名次都有较大差距的时候。在这个时期,更新的多少已经不能改变新书榜位置的变化了,所以,除非这时候是在强推或者在别的比较强的推荐上,否则的话不需要更新太多。

  其实,另外还有两种情况下是不需要疯狂更新的,那就是冲榜确定无望或者签约已经成功的情况。如果冲榜已经没有希望,那么更新再多也是浪费,还不如稳步前进,正常稳定地更新,扎实地吸引读者。而如果是已经签约成功,那么编辑会安排各种推荐,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多一个新书榜少一个新书榜,差别不是那么大的。虽说上榜后肯定能增加人气,但这人气也有饱和的时候,如果注意观察强推数据,就会发现往往是那些没上过新书榜的作品,上强推后的数据增长更可观,而那些始终稳定在新书榜前列的,强推表现反而没有预期中那么好。总体来说,能多上个新书榜,毕竟还是好的,但如果签约作品以疯狂更新,牺牲大量字数为代价去冲榜则并不值得,毕竟,每个字都是钱啊。

  对了,再补充一下,还有一种情况也是需要放慢速度的,那就是公众字数快超过十五万字,就要从榜上出来的时候。在这一时期,如果更新太快,就会很快从榜上消失,如稍微放慢点更新速度,哪怕因此在榜上的位置略有下滑,但延长了上榜时间,总体来说还是值得的。

  最后总结一下,选择合适的时机入库,以合适的速度进行更新,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更新速度,同时,注意作品的包装和广告,如果做到了这几点,只要作品不是太差,冲榜还是很有希望的。

看了这么多,还是没有你想要的资料,【笔灵ai小说】中的【素材资料库】有海量小说素材资料

【素材资料库】https://ibiling.cn/novel/library/?from=csdnmanjnovel

三、网文写作中的临场码字法

1.【脑海浮图】

  人无法描写处自己还没有看过、听过、嗅过、接触过、舔舐过的东西。人所能描写出来的,只能是自己感觉过、经历过的经验。或者,在自我经验的基础上之上,做一些变化。如果你根本没有经历过这些事情,也没有任何相关、间接的经验,你就没有办法描写这些事情。

  如果你要描写情节,请在描写情节之前,先把你的情节在头脑中当成电影画面放映。你一定要“看到”你脑海中的场景、图片。然后,你可以开始动手描写了。你可以任意切换自己的镜头。你可以从高空俯瞰。从远处瞭望。从近处观察。你可以看到这个场景上的人物身上的毛孔。即使你不能清晰的看清楚这些东西,但你必须在头脑中浮现图像、场景。

  这个技术其实就是小学生都做过的看图写作。但那是平面二维的,静止的。现在你必须把你的情节变成脑海中可以“内视”的电影、画面、图形、场景。

  一个作者看不到自己构思出来的场景,不是一个好作者。因为他就没有办法写出细微细腻的细节。用脑海浮图主要是为了帮助还没有很多生活阅历的新手。因为他们脑中没有可供调用的生活场景。所以,他在描写之前,最好结合自己有过的类似经历和场景,情节中的人物放在这个场景里。或者自己幻想出一些场景。总之,你的情节必须是在一定的场景里发生的。而这个场景你自己必须能够“内视”到的。接着你就可以开始去描写你“内视”到的场景了。

  你要知道,在内视里,你是可以随意切换角度。你可以随意安排场景。而这些都是免费的。你应该这种情况看作是在大脑里拍摄“个人电影”,当然观众、演员、导演、编辑都是你自己一个人。你就是这个脑海浮图的主宰。你要放什么道具进去就什么道具、要什么背景就什么背景。

  当你懂得把人物放入具体的场景里,懂得在自己的想象里构造虚拟的背景。并且把它们当成是真的,然后再把这些被你“内视”到的廉价物,用文字表达出来。

  本质上这种技术就是要求你把看到的东西有所节选的,用文字翻译出来就可以了。而你只是在写你“看到”的东西。当然,还可以加入其他感官的描写。比如你听到的等等。

  掌握了“脑海浮图”,你就可以摆脱头脑空白的尴尬。

  当你用久了脑海浮图之后,你就会发现,你根本就不是在想细节,你也不需要太多的导演人物在具体活动中的细节。你根本就是在看电影。你只不过是把脑海中的电影,用文字翻译出来给读者看而已。而这个过程你充当的只是一个“文字翻译人员”。

  当你想好了大概的情节之后,接着你要做的只是把这些情节的人物放入具体的场合当成一场电影播放。你要做的就是随意的切换镜头,有意识的寻找一些经典角度看电影,然后把你所看到的用文字表述出来。这样情节也有了,场景细节也有了。

2.【虚拟游历】

  如果你的“脑海浮图”技术掌握的很好了。接下来你可以尝试着不再仅仅做观众。你应该也可以再进一步,你可以做演员了。

  此时你可以在“内视场景”中,尝试着与某些对象结合。我就是这个对象,对象就是我。比如“我与主角合一”、“我与配角合一”、“我与小鸟合一”。你可以尝试着与不同对象合一。从他们的角度看待这个场景情节。你最好不要把自己的想法代入,然后去描写。而应该以你所融合的这个对象的视角、想法去描写。这一步是难的。不过也只有会了这一步,你才能写出性格各异的人。

  没有经验的新手只会一一个人的想法视角叙述情节和故事。而高手就懂得与对象融合。从对象的视角、想法去描述这个故事。去描述这个对象所身处的那个特定场合的感受。

  脑海浮图只是叫你“身临其境”,让你看到、听到一场电影。

  虚拟游历就是叫你“身融其境”,你不再是一个看客,而是一个加入表演的演员。

  一句话“写谁时,我就带入了谁。写什么你就代入什么。”,不一定老是站在作者的立场叙述。记住,作者可以任意的切换角度。你可以通过剧中人的眼睛、耳朵听东西的。而不一定都要做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

  虚拟游历的本质和做梦类似。自己参详做梦,你就懂得怎么去虚拟游历了。

3.【五感描写】

  无论任何小说作者,他描写情节、场景时,绝对逃不出上述这五大种描写范畴。虽然不仅止这些,但上述这“五感”描写法是重中之重的。让我们看几个例子:

  视觉型描写:章某人捡起脚下的石子,抬起右臂,使劲扔了出去。在夕阳的余晖下,胳膊上的汗珠反射出来的耀眼的光芒,越发衬托出他彪悍的肌肉。

  在这一部分,我都是用视觉型描写,这些情况就是用眼睛可以看到的。

  听觉型描写:噗通,清脆而带有点沉闷的水声传过来。然后呱呱呱,一大群青蛙被惊吓而乱叫的“乐章”响起。在这鸣虫作为背景伴奏的子夜,倒是显得非常道和谐。

  在这一部分,我都是用听觉型描写,这些情况就是用耳朵可以听到的。

  嗅觉型描写:这里大概有什么死老鼠吧?不然我的鼻子怎么有这么大的反应?我敢肯定是从右边房间里传出来的。如果再不把这东西弄走,整栋楼都要馊了。严重点可能会把方圆一百公里的空气污染了呢!

  在这一部分,我都是用嗅觉型描写,这些情况就是用鼻子可以闻到的。

  味觉型描写:家猪肉咀嚼起来不如野猪肉韧。而且野猪肉还带有臊味。牙齿一咬下去,口齿留香。

  在这一部分,我都是用味觉型描写,这些情况就是用嘴巴可以尝到的。

  触觉型描写:闷热,闷热,还是闷热。六月的天气我算是领教了。腿部传来酸胀,腹部传来饥饿。头脑昏昏,带汗的衣服黏在身上,让你怀疑自己是否活在地狱?

  在这一部分,我都是用触觉型描写,这些情况就是用身体可以感受的。

  当你“内视”自己的“脑海浮图”时,你就可以自觉的选择使用“五感描写”了。你可以选择除了视觉描写还可以听觉、味觉、触觉、嗅觉描写。须知,你不一定都要用视觉。高手懂得使用更多的描写,所以他写出来的东西不会枯燥,而新手往往只懂得一味的使用视觉描写,结果越写越雷同。

  你应该把“视听嗅味触”五个字用纸条写着贴在电脑前,码字的时候能够容易的看到,它们会给你提醒,你应该怎么描写。起初你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当成主攻的方式。熟悉后你选择第二种、第三种。直到你把所有的描写方式都掌握了,你就可以使用综合描写。也就是视觉写一句、听觉写一句、感觉写一句等。反正此时你要懂得掺杂它们,随你自己怎么组合了。

  当你已经把五感描写运用熟练,你就可以寻找更多的描写。比如情感描写、思想描写、逻辑判断描写。这些当然不属于五感范畴。但也很重要。需要作者自己去锻炼。

更多相关教程:

网文写作定位、准备与冲榜

全职码字如何快速进入写作状态?

认识网络文学写作的特性

更多相关经验分享:

https://ibiling.cn/novel/library/3/?from=csdnmanjnovel

更多推荐